【2023】如何攝取維生素D?維生素D的好處與食物補充重點!

▊目錄

 

*以下內容僅就單一營養素、機能成分彙整國內外機構、文獻所發表之內容,並不代表任何產品之功效。

*均衡飲食、正常作息及規律運動為健康之基礎,如有任何特殊狀況都請諮詢醫事人員以獲得專業建議。

 

如何攝取維生素D? 維生素D的好處與食物補充重點!

如何攝取維生素D? 維生素D的好處與食物補充重點!

如何攝取維生素D? 

維生素D是什麼?

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營養素,歸類於親脂性類固醇衍生物,因此搭配油脂時較好吸收。

由於含有維生素D的天然食物較少,要從食物中攝取至建議量較為困難,因此人體獲取維生素D的主要途徑仍以「照射陽光自行合成」而來,另外也可透過「營養補充品攝取」。

根據「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」,可作為營養添加劑使用的維生素D分別為鈣化醇Calciferol(維生素D2)、膽鈣化醇Cholecalciferol(維生素D3)以及乙酸麥角鈣化醇酯Ergocalciferol Acetate。至於維生素D該如何攝取到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呢?就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吧!

 

維生素D可以透過哪些途徑獲取?

  • 途徑一:陽光照射

由於皮膚表層有7-脫氫膽固醇( 7-dehydrocholesterol),因此在一般未擦防曬相關產品的情況下,站在陽光下曝曬10-15分鐘,即可獲得一定的維生素D。當吸收陽光後,會啟動一連串的機制進而產生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。但也別為了獲得維生素D 而過度曝曬陽光,反而會有不適感產生。

  • 途徑二:天然食物

自然界中含有維生素D的天然食物較少,多數為油脂豐富的魚類,例:比目魚、鯖魚、鰻魚、鮭魚、鮪魚等魚類的肉及魚肝油皆是維生素D很好的來源。雞蛋、奶油及起司則含少量的維生素D3。維生素D3可以在動物性食品中被發現,同時也是人體合成之維生素D的形式。

經過紫外線光照射過的蕈菇類提供維生素D2。維生素D2是素食來源,除了蕈菇類外,在一些強化食品及營養補充品中可以看的到。

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

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 

  • 途徑三:營養補充品

陰雨綿綿,太陽公公不露臉又或是害怕曬黑、全副武裝包緊緊,導致陽光照射不足,而無法獲得一定的維生素D時,除了透過天然食物的攝取外,我們還可以從富含維生素D的「營養補充品」中補足。而足夠的維生素D有助於健康維持。

 

維生素D的好處有哪些?

根據衛福部針對維生素或礦物質所認定之生理功能,可以發現維生素D共有四大好處。另外,除了以下四點好處是已經被證實認可外,近期也有相當多研究發現維生素D與人體多項調控機制有關,當然這還需要更多相關文獻研究去佐證。既然如此,我們就先來看看已被認定的維生素D四大好處有哪些吧!

好處一: 增進鈣吸收

好處二: 幫助骨骼與牙齒的生長發育

好處三: 促進釋放骨鈣,以維持血鈣平衡

好處四: 助於維持神經、肌肉的正常生理

 

維生素D食用過量,會出現副作用嗎?

任何營養素的攝取都應該適量得宜。

過多過少都會影響代謝循環,既然如此,我們更應該了解維生素D一天的建議攝取量,以及食用過量維生素D會產生哪些副作用呢?

年齡層

維生素D攝取量(μg)

維生素D上限攝取量(μg)

0-12個月

10μg 25μg

1-50歲

50μg

51-70歲以上

15μg

71歲

上方表格是參閱衛福部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第八版中的資料,根據研究顯示未塗抹防曬用品的情況下,於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陽光較強的時段,將臉部、手臂及手日曬 10-15 分鐘,即可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,此時若還額外補充高劑量的維生素D營養補充品,應留意上限攝取量,長期攝取過量的維生素D,容易導致生理機制失去平衡,造成不適,為避免類似狀況發生,我們需評估自身生活習慣,並依照衛福部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,即可以幫助健康維持。

 

哪些族群容易缺乏維生素D?

根據之前兩次國民營養調查數據顯示,可以看出國人普遍在飲食獲取維生素D上明顯不足,在不同調查年度、年齡中,均可以發現男性維生素D攝取狀況較女性佳,即便如此,維生素D的攝取仍不理想。本次藉由營養調查數據,一起了解哪些人有可能是維生素D缺乏的高危險族群:

  • 純母乳哺育之嬰兒

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並不高,根據調查顯示近6成嬰兒維生素D含量未達標準,臺灣小兒科醫學會也建議嬰幼兒哺育建議中,純母乳哺育至4-6個月的寶寶,應從4個月開始每天給予400IU口服維他命D補充劑,直到可以開始食用固體食物。註: 1微克(µg或者mcg) = 40 IU。

  • 純素者

維生素D多存於動物性來源的食物中,因此純素者相對獲取維生素D的途徑有限,除了增加陽光日曬而來的維生素D外,也可以多攝取經紫外光照射過的蕈菇類,又或是市面上少數純素的維生素D補充劑,皆可避免維生素D缺乏而衍生的代謝問題。

  • 大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

老化後合成維生素D的效能減弱,造成此年齡層族群缺乏維生素D的風險增加,再加上中年後的婦女容易有鈣質流失等現象產生,因此更需留意自身健康。而維生素D有助於增進鈣吸收、幫助骨骼與牙齒的生長發育。

除了增加戶外活動以維持日曬時間,飲食攝取上也需要均衡,如因氣候不佳而多日未有機會外出日曬,應適時以維生素D補充劑補充,以達到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。

  • 少外出或防曬充足者

部分族群因各種因素外出頻率較低以及外出時防曬充足者,皆會導致從陽光獲取到的維生素D不足,而維生素D的補充又僅來自部分食物,因此,這時候「維生素D營養補充品」就顯得格外重要,但仍應留意每份維生素D的含量,避免過量補充而造成反效果

 

參考資料:

  • 衛生福利部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第八版
  • 衛生福利部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第八版-維生素D

 

相關閱讀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