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5】運動前後吃什麼好?吃對食物快速補給,運動表現越練越好!

▊目錄

 

*以下內容僅就單一營養素、機能成分彙整國內外機構、文獻所發表之內容,並不代表任何產品之功效。

*均衡飲食、正常作息及規律運動為健康之基礎,如有任何特殊狀況都請諮詢醫事人員以獲得專業建議。

 

運動前後吃什麼好?吃對食物快速補給,運動表現越練越好!

當你開始運動計畫,除了練得夠不夠、動作對不對之外,其實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卻超重要的問題:運動前後吃什麼好?千萬別再相信「空腹運動效果更好」或「運動完不能馬上吃」這些迷思!其實,只要有吃對營養攝取的時機與內容,對於運動表現是有著顯著的效果。若想要提升運動表現,不妨就一起透過本篇文章強化你的營養規劃內容吧!

運動前飲食攝取有多重要?建議吃什麼好?

運動前該不該吃東西?吃錯會不會影響表現?要知道,「運動前吃什麼東西」真的超重要!不但會直接影響你的運動強度、耐力和整體表現外,也和你有沒有容易累、訓練目標息息相關!如果你也曾經空腹跑步、或吃太飽去重訓而感覺不適,那就更要掌握運動前的飲食補給原則,包含:時間點、份量、食物種類建議,才能讓你吃得剛剛好、越練越有感!

為什麼運動前的飲食這麼重要?

在運動過程中,身體會消耗儲存在肌肉與肝臟中的糖原(Glycogen)作為能量來源。如果糖原不夠,不僅會讓你力氣變小、耐力變差,影響整體訓練品質。另外,吃錯食物也可能讓身體感到不舒服。像高油、高糖的食物,可能導致消化不良,反而讓你在運動時更容易感到疲倦,甚至不舒服。想提升運動效率、減少疲勞感,吃對時間與內容真的超重要!

運動前這樣吃|碳水化合物+蛋白質是黃金組合!

為了讓身體有足夠糖原儲備,碳水化合物是運動前的主力來源,而適量蛋白質則有助於組織修復。兩者搭配得宜,就是最佳的運動前飲食策略。不同訓練強度對碳水的建議攝取量如下:

 

運動強度

建議碳水攝取量(公克/公斤體重/天)

輕度(一般健身)

3~5g

中度(每週5~6次、每天2~3小時)

5~8g

高強度(每天訓練3~6小時)

8~10g

 

📖資料來源:國際運動營養學會(ISSN)

 

運動前2~4小時|吃正餐,主攻低GI碳水+優質蛋白

這個時間點最適合吃一頓低脂、均衡、好消化的正餐,讓食物有足夠時間轉換為能量儲存。

👉碳水化合物:可補充每公斤體重1~4克碳水化合物,選擇低GI(升糖指數)的主食,能提供持續能量,不容易在運動時「斷電」:

  • 五穀飯
  • 糙米飯
  • 地瓜
  • 燕麥片

👉蛋白質:搭配攝取每公斤體重0.15~0.25克蛋白質,能幫助肌肉合成、有助於組織修復,提升訓練效果與恢復力:

  • 水煮蛋
  • 雞胸肉
  • 無糖豆漿
  • 豆腐

運動前30~60分鐘:補點能量型小點心

如果距離運動只剩下不到一小時,又還有點餓感,這時候不建議吃負擔太重的食物,建議補充少量、易消化的碳水與蛋白質。 推薦小點心組合:

  • 小顆飯糰+無糖豆漿
  • 麥片+水煮蛋
  • 香蕉+蛋白棒

  • 優格+全麥餅乾
  • 穀物棒+小盒牛奶

⚠️提醒: 避免高糖、高脂食物(如:甜甜圈、炸雞排),容易造成消化不良,反而影響表現。

時間點

飲食重點

推薦食物

2~4小時前

吃正餐,低GI碳水+蛋白質

糙米飯、地瓜、水煮蛋、豆漿

30~60分鐘前

補能量小點心,好消化

小飯糰、麥片、水果、蛋白棒

運動中可以吃東西嗎?還是補充水分就好?

你是否也曾經好奇:運動做到一半該不該補充能量?還是只喝水就好?其實,是否需要進食或補給,取決於運動時間的長短與強度類型!

運動時間補充營養的關鍵

運動時間/類型

補充建議

說明

少於1小時
(如:輕鬆跑步、有氧課程)

補水即可

無需額外進食,只要適量補水即可維持狀態

1~2.5小時
(如:馬拉松訓練、登山健走等)

每小時補充30~60克碳水化合物

提供持續能量、有益耐力表現

超過2.5小時的耐力運動
(如:鐵人三項)

每小時補充90克碳水化合物

維持能量補給、有益耐力表現

阻力訓練超過2小時
(如:長時間重訓)

每小時補充30~60克碳水 + 蛋白質

幫助肌肉合成,有助於組織修復

運動中吃什麼最合適?

運動中不適合吃難消化的食物,建議選擇高 GI 值、能快速補充能量、攜帶方便的補給品,推薦補給選擇:

  • 運動飲料(含電解質與碳水)
  • 能量膠(快速補能)
  • 穀物棒 / 能量棒
  • 蛋白棒(阻力訓練時加強補充)

⚠️提醒:大量流汗時,也別忘了補充水分與電解質!

運動後建議吃什麼補充營養?

運動完流了滿身汗,補水是基本,但吃對東西更是關鍵!許多人只重視運動前的飲食,卻忽略了運動後其實也是「黃金補給期」。運動後適當補充營養,能幫助組織修復、肝醣儲備回補、,也才能真正看到努力成果。你會發現,有在健身的人總在運動後立刻補充乳清蛋白、無糖豆漿、蛋白棒或雞胸肉。

補充時機怎麼抓?黃金2小時內最理想!

你是否心中有疑問:「運動後一定要立刻吃東西嗎?」其實根據不同研究與身體狀況,補充的時機與策略,是可以隨時彈性調整:

適用對象

補充時機建議

重點說明

訓練密集者/運動員

運動後 30 分鐘~2 小時內 補充碳水+蛋白質

✔ 快速補充肝醣

✔ 有助肌肉合成、組織修復

✔ 幫助進入下一輪訓練

一般健身族/運動愛好者

運動後 4 小時內 進食即可,重點在個人耐受度與整體攝取量

✔ 運動後2小時內補蛋白質 有助肌肉合成

✔ 2~4小時內補碳水 回補肝醣較佳

✔ 若當下吃不下,只要 整日蛋白質與熱量攝取充足,合成代謝效果仍可持續至少24小時

運動後建議吃什麼?關鍵在「蛋白+碳水」黃金組合!

運動後不是只吃蛋白質就好!要幫助肌肉恢復與成長,同時也要補足能量來源,建議攝取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約為3~4:1,才能真正發揮最大效益。推薦搭配組合:

  • 乳清蛋白 + 地瓜:乳清蛋白吸收快,地瓜有飽足感
  • 豆漿 + 香蕉:天然碳水+植物蛋白
  • 蛋白棒 :方便補充、隨手吃
  • 低脂雞胸肉 + 糙米飯/蔬菜沙拉:兼顧飽足與均衡
  • 無糖優格 + 穀物穀片 + 堅果:一次補足3種營養(蛋白質、碳水與油脂),並延長飽足感

📖本文參考資料來源:

  •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. (2022). ACSM's resources for the personal trainer (6th ed.). Wolters Kluwer.
  • Kerksick, C. M., Wilborn, C. D., Roberts, M. D., Smith-Ryan, A., Kleiner, S. M., Jäger, R., Collins, R., Cooke, M., Davis, J. N., Galvan, E., Greenwood, M., Lowery, L. M., Wildman, R., Antonio, J., & Kreider, R. B. (2018). ISSN exercise & sports nutrition review update: research & recommendations. 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, 15(1), 38. doi:10.1186/s12970-018-0242-y.
  • Bean, A. (2019). 運動營養完全指南 (墨刻出版, Trans.). 莫克文化.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